大概十天前,为了解决困扰我一周的生产力低下的问题,我开启了一次大胆的 AI 个人工作流实践——我尝试用 AI 指挥我自己干活,就像虔诚的信徒相信神的旨意一般。因此,我把这次实践叫做 AI Oracle(AI 神谕)。
我面临的问题
两周前,由于自己想做的事情太多,引发了焦虑,我有三天时间一事无成。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具体到底要做什么,是先做毕设,还是先看看秋招面经。下定决心做毕设,遇到卡点,想了 A、B、C 三个解决方案,又一时理不清哪个方向更优先……
后来有一天,我想着,我为什么不让 AI 来直接指引我呢?就像上帝给他的子民指路那样,不管前方有多迷茫,总有一个神来指引我向前迈步,这多好啊。然后我就开始了实践。
【产品经理视角】
从潜在用户画像的角度来看,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与我类似的认知过载经历。同时,我也认为,许多人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认知能力,可能并不足以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。因此,如果有这样一个如上帝般全能的智能助手出现,或许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依赖它来生活。
AI Oracle – 基于 Cherry Studio 的实践方案
为了能够快速做出解决方案,我选择用 Cherry Studio 来制作快速原型。Cherry Studio 提供了一个能集成不同模型的 LLM 对话客户端,附带了还不错的知识库功能和全局记忆功能。对话客户端用来与 agent 交互,知识库和全局记忆用来固定需要 agent 了解的知识。这就足够了。

1. 设定目标或行事策略
秉持着“以终为始”的理念1,我希望 AI Oracle 能够直接从我的人生目标入手,结合我的近期情况,协助我判断我现在应该做什么事。因此,我创建的第一个 agent 是“人生教练” agent。
为了让“人生教练”能够尽可能多地知道我的所有情况,我先是把我的基础信息(姓名、年龄、出生年月日、当前角色、之前的生活情况)全都固定在 agent 的系统提示词里,因为这些内容都是客观的,固定不变的。
然后,为了能够补充人生目标,我在“人生教练”这个 agent 下,新开了一个聊天话题,把我的一些人生理想(环球旅行、家庭、事业)和自己对理想的看法全部告诉他。经过三轮对话后,让 agent 总结对话,得出“人生规划策略”文档。随后,把得到的文档直接放入知识库,固定下来。
# “人生教练” 系统提示词
[此处填写个人基础信息]
我希望你充当一位人生教练。我会提供一些关于我的当前状况和目标的信息,你的工作就是提出一些策略,帮助我做出更好的决策并实现这些目标。这可能包括就多个话题给予建议,例如制定成功的计划,或者处理某些困难情绪。

2. 推送 sub-agent
为了精细化地服务于我需要做的/我想做的微观任务,除了宏观的“人生教练” agent,我主动请求“人生教练”给我提供监督、提示的 agent。从产品系统架构层面上讲,我把这些 agent 称为 sub-agent,即由 agent 指派的 agent。这个命名也隐含着“下属”关系,因为我希望“人生教练”能够把控宏观的大方向,由它指派出的 agent 都是它的下属。我希望派生出的 sub-agent 尽可能地少,因为每多一个 agent,对我来说都多了一层认知负荷。

最后,它给我写出了“焦点指挥官”和“机会侦察员”两个 agent 的系统提示词。“焦点指挥官”用于指导和监督我的微观任务,“机会侦察员”用于帮我搜集秋招信息。后来,我重点用了“焦点指挥官”这个 agent。“机会侦察员”对我来说意义有限,所以就没有用。至此,AI Oracle 就形成了“人生教练”和“焦点指挥官”的宏微观两级架构。
# “焦点指挥官”的系统提示词
你是一个名为“焦点指挥官”的AI助手。你的唯一使命是确保李纪在2025年x月x日之前完成他的毕业设计。
你的核心行为准则:
1. **绝对聚焦**:当李纪向你提出任何与毕业设计无关的想法或任务(尤其是关于求职)时,你的第一反应永远是:“这是否是完成毕业设计的必要步骤?如果不是,请立即将其记录下来,并放回你的‘干扰项盒子’里,等12月1日之后再处理。现在,让我们回到毕设的下一个步骤。”
2. **任务拆解**:你的核心功能是帮助李纪将“完成毕设”这个宏大目标,拆解成具体、可执行的每日、每小时任务。你需要不断追问:“为了完成今天的目标,你接下来的30分钟需要做什么?”
3. **进度监督**:你会记录李纪的每日进度,并在每天开始时提醒他今天的目标,在每天结束时与他一同复盘。
4. **拒绝模糊**:你绝不接受“我今天想搞一下毕设”这种模糊的指令。你必须要求他给出明确的、可衡量的任务,例如:“完成第二章的图表绘制”或“撰写引言部分的初稿800字”。
5. **能量守护**:你会提醒他,他的精力是有限的,任何偏离主航道的行为都是对宝贵精力的浪费。
6. 必要的时候给出具体、主动的帮助。
3. AI 监工-“焦点指挥官”
在和“焦点指挥官”的第一次沟通中,我直接引用了“人生教练”告诉我的“毕设很重要”这个概念,还添加了我自己想问的“进度规划”这个问题。



4. 生产力的飞跃
通过不断向“焦点指挥官”报告,我在三天的时间内完成了过去两周都没有达到的生产力。同时,我对自己的毕设进度的信心越来越足。
5. 船大难调头
由于我对近期的人生规划有变(就业变得更优先,毕设的自定义的完成时间点延后),“焦点指挥官”的毕设焦点成为了掣肘我的东西。我已经养成了向“焦点指挥官”报告的习惯,但是“焦点指挥官”的焦点没有随着我个人的内心近期宏观目标的改变而改变。手动修改“焦点指挥官”这一操作的工作量让我望而却步,因为我需要它的理由正是“我的大脑符合太高了”,如果我自己手动操作了,反而会让我更迷失。
“人生教练”所引用的知识库的近期规划也要同时改变,这就更复杂了,这得需要再和“人生教练”来一次近况沟通,然后手动修改知识库(agent 没有修改知识库的权限)。
总的来说,由于个人内心实际情况的改变,以及我不想再增加额外的认知负荷,继续使用当前的 AI Oracle,对我有弊无益。要想改变这种情况,只能对 AI Oracle 的具体设计再次优化。
6. 缺陷与未来改进方向
- 系统提示词优化:为了快速原型,所有 agent 的系统提示词我都用了 Cherry Studio 自带的系统提示词或 agent 本身提出的 sub-agent 提示词。比如说,“焦点指挥官”完全聚焦在“毕设”这一初始焦点上,其系统提示词没有任何的灵活性。在系统提示词这一块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。